2025年3月22日,“十四五”國家重點研發計劃“糧食產后收儲保質減損與綠色智慧倉儲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范”項目2024年度總結會議在鹽城東臺召開。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李德出席會議并講話。
李德指出,推進節糧減損科研項目意義重大。要站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,耕好糧食節約減損這塊“無形糧田”,特別是要把握好科技支撐引領這個關鍵,把創新基因、科技元素融入糧食產業鏈,變“經驗儲糧”為“科學儲糧”,變“粗放管理”為“精細運營”。
李德表示,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對糧食科研高度重視,提出了“糧食科技、加工業、品牌”“三個走在前”目標,并且依托江蘇糧食科研創新研究院,全力推進行業科技創新,助推科研成果落地轉化,同時,全力推動“水韻蘇米”品牌建設,找準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點,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李德希望,項目組錨定國家急需,打造“基礎研究—中試轉化—產業應用”全鏈條創新生態模式,攻克糧食產后減損方面的“卡脖子”難題,打造智慧倉儲的示范標桿。
會上,項目牽頭單位南京財經大學及各課題負責人作項目進展匯報。內容涵蓋糧食產后質量分類判別、智能環保清理及干燥、散糧進出倉智能管控、蟲霉綠色防控及智能低溫儲糧、質量追溯與倉儲預警系統等多個關鍵技術領域。來自浙江大學、鄭州中糧科研設計院、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、中國檢驗科學研究院、江蘇大學等院校的專家點評,對項目進展給予認可,并就有關問題提出了建議。
與會人員還前往東臺糧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頭灶糧庫,參觀了糧食干燥閉式環流熱泵裝備應用示范點。該示范點應用上述裝備后,能夠保證實現烘干過程的快速、安全和高效,同時減少烘干時的能量浪費,成效明顯。